基于BSC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体系构建发表一般多少钱? 基于BSC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体系构建审稿周期是多久?
基于BSC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体系构建有版面费?多少钱? 基于BSC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体系构建最快多久可见刊?
杂志介绍
摘 要:本文结合中小型金融机构实际情况,探讨绩效审计方法,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风险,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五个维度构建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通过内部审计的指标引导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营质效,从而增加企业价值。
关键词:中小型金融机构;平衡计分卡;价值增值
一、 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体系构建的创新思考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进入经营转型的关键期,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位置的中小金融机构,更需要在转型中寻求持续性发展。作为以“为组织增加价值”为目标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应及时拓宽审计领域,创新审计思路,适应银行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增加企业价值。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内部绩效审计体系较其他大型金融机构不甚健全。原有的评价标准中只是关注财务指标及法规的遵循情况,不考评分支机构未来的发展潜力和业务运作过程,基于中小型金融机构特点情况,本文选取平衡积分卡(BSC)来构建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二、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绩效审计体系
(一)BSC评价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指标设计质量会影响评价体系应用的结果,因此在指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战略目标导向原则
在指标设计过程中应围绕战略目标,充分全面考虑到与战略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些指标,摒弃一些与战略目标关系不大的指标。
2平衡性原则
“平衡性”是BSC的一个主要优势,在指标设计时应严格遵守这一特点,保证各方面的指标均衡性,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均衡,结果和过程的均衡,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均衡,各部门之间的均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均衡。
3可操作性原则
应确保评价体系设计完成后的操作可行性,考虑评价体系内指标是否容易获取,是否方便衡量,能否准确量化等因素。
4可接受性
体系设计完成后的具体应用实施需要机构全体工作人员配合完成,因此指标的设计应该为机构各层人员所接受,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得该评价体系可以正常有效运行。
(二)BSC五个维度指标设计
下面以传统平衡计分卡指标设计导向为基础,结合中小型金融机构自身特点,对BSC各维度及各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设计。
BSC最初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员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评价公司,然而在中小型金融机构中风险是伴随始终的重要因素,且因其经营风险的特殊性,降低风险即可视为增加价值,因此金融机构对风险的高度关注, 已经变成自我保护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增值的必然保证。本文针对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高,风险影响大的特点,增设风险管理维度。
1财务维度
在财务维度方面,本文以EVA回报率和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作为财务维度的考量指标。
EVA 被认为是对真正的企业“经济利润”的评价,它强调了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考量,是评价企业价值创造成果的理想指标。鉴于EVA指标是绝对数值,在机构规模发生变化时,它无法进行机构不同时期的考量比较,因此这里采用相对数指标EVA回报率即EVA/资本总额进行评价。
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是另一个用来衡量赚取回报所承担风险的指标,是衡量风险调整后的财务绩效的一个有效工具。在不同企业/部门之间,提供了一个衡量收益的统一标准备。同时RAROC水平的高低同时取决于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应用RAROC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可以对银行不同经营部门、产品和客户间的真实收益情况进行比较,达到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地衡量。
2风险管理维度方面的评价指标
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增加机构价值的重要部分,而根据金融机构中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管理措施则是金融机构有效管理重要方面。在对风险评价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综合风险评价和主要风险评价。综合风险评价方面,设置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指标,该指标来源于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在主要风险评价方面,贷款作为现在金融机构主要业务的同时为金融机构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因此设置反映贷款相关风险的不良贷款率作为风险管理维度主要风险的评价指标。
3客户维度方面的评价指标
外部客户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经营内容的主要对象,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客户的态度通常决定客户的选择,有效客户增量能够反映机构实际客户经营状况。在评价中小型金融机构对于其客户的经营状况时,本文采取客户满意度和有效客户增量指标。
4内部流程维度方面的指标
内部流程是机构内部一系列创造价值活动的有机组合,是整个机构运营的内在机制。对内部流程的评价主要包括成本评价,效率评价,创新评价三个方面。成本方面采用机构整个运营过程成本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即成本与收入的比,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效率评价采用业务处理平均有效时间;创新评价方面考量机构的创新能力,按照创新的规模和个数进行加权考量。
5员工学习和成长维度方面的评价指标
员工的学习和成长是机构其他因素的支撑力量,是一个企业生命力鲜活的表现。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创造潜力。员工培训支出比率及员工的满意认可度可以从侧面反映机构内部员工的学习状况,以及员工对于机构发展的认知情况,因此该维度选取工培训支出比率及员工的满意认可度作为评价指标。
(三)指标权重分配
指标权重分配时,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系数。AHP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无序的东西条理化。因此在平衡计分卡构建权重时得到广泛应用。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8家中小金融机构28位相关专业人员对各指标重要性程度进行打分,根据相应分值进行系列运算,得到最终的权重结果:
表1:权重结果分配图
维度 |
评价指标 |
权重结果 |
财务维度 |
EVA回报率 |
0.1258 |
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 |
0.0838 |
|
风险管理维度 |
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等级 |
0.1691 |
不良贷款率 |
0.1127 |
|
客户维度 |
客户满意度 |
0.0374 |
有效客户增量指标 |
0.0873 |
|
内部流程维度 |
成本收入比 |
0.0975 |
业务处理有效时间 |
0.0731 |
|
创新加权个数 |
0.0731 |
|
员工学习和成长维度 |
员工培训支出比率 |
0.0701 |
员工的满意认可度 |
0.0701 |
上述结果的得出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相关专业人员依据中小型金融机构总体状况的现在认识进行构建的,该体系构建完成后有效使用,还依赖于企业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以及机构内部从上到下的有效沟通和联系。
四、小结与展望
在国内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观念逐渐改变、具体行业领域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较为匮乏的情况下,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具体情况与特点,建立基于BSC绩效审计体系。该体系的在未来的实际应用应本着依附于金融机构的发展而发展,立足于机构自身的需的原则,以中小型金融机构企业增值为中心,使得中小型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从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构建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营质效和企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该评价体系的设计只是根据目前相关研究以及中小型金融机构目前现状分析得出的成果,中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需要未来不断动态跟进及改善,使其有长期稳定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自身增值。
